关注微信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当前位置: > 救助服务 >
理论研究:社区老年人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21-05-07 16:31 来源:知乎 作者:知乎 浏览: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急剧发展的进程中,以社区为依托,推进社区老年教育,探索社区老年教育的路径和模式,构建社区老年教育体系,成为提高老年教育参与率的基本策略和发展走向。笔者作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2014年参与教育部牵头制定国家“十三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的调查研究,中国成协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也曾在全国范围征集社区老年教育案例,综合这些情况,就此谈一点实践探索的感悟与学习心得,和大家分享,请诸位指教。

一、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定位与解读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知识单元和思维形式。厘清社区老年教育概念,对于推进老年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甚至关涉到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

1.“社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里所指的“社区”,包括城市的街居和农村的乡镇村,广义一点说,区(县、市)以下的地域都可视为社区范畴。

2.“老年”---在国际上,一般是按照联合国对老龄社会的定义,即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龄化社会。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所以,本文所指的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人群。

3.“教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版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把“教育”定义为“有意识的活动,涉及某种形式的交流,旨在引发学习”。“分类法”把“有意识的”“旨在引发学习”“某种形式的交流”,引入教育概念,并强调“有意识”“有组织”“持续的”等几个关键词。

据此,我们把“社区老年教育”界定为:“以社区为特定场域,以老年人群为特定对象,所开展的教育、培训、交流和有组织学习活动的总和。”

从社区老年教育的外延来看,按照传统教育观念,生活休闲活动和教育是没关系、不搭界的。但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的最新定义,存在于社区居民中大量的生活休闲活动,其中包含着“有意识的”“旨在引发学习”的“某种形式的交流”,具有教育、健身、娱乐、休闲等多重属性与功能,有利于居民改善心智、愉悦身心、睦邻友善、社区和谐,是社区老年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社区老年教育区别于老年学校教育的特色之处,也是今后老年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势。因此,把生活休闲活动纳入社区老年教育范畴,当属一种与时俱进的解读,这样就使社区老年教育的外延,显得比较宽泛和包容。

从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来看,老年教育已经和必将越来越变成老年学习。当我们走进社区,就不难发现,社区老年教育冲破了传统教育观念支配下课堂面授教学的模式和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为一种有意义(价值)的、含有教育内涵的交流、对话,形成一种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特别是社区居民创造的“议事园”“学习沙龙”“百姓讲坛”等场所,更是成为一种问题学习、实践学习、经验交流、智慧分享,还有时下的网络学习、移动学习、微信微课、网上讨论区、QQ聊天群等,也成为一些老人富有时代气息的一种学习时尚。

因此,我们既不应该否认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独特魅力,也不应该把以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排斥在教育范畴之外。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学习越来越接近于教育的本质和原生态,回归生活,回归本真,更具社区老年教育的独特优势。

二、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地位和特点

社区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结合体,既是老年教育、也是社区教育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一)科学认识社区老年教育的地位

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群是社区居民中特别需要受到社会关爱的特殊群体,关系到老人及家庭的幸福和睦,关系到社区社会的稳定和谐,是推进教育—社会公平、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标志,是党和政府关心群众切身利益、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体现。

社区老年教育所占体量不断扩大。调查显示,城市老年群体参与社会社区老年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增强。从上海市老年学校学员分布情况来看,街镇老年学校有学员426097人次,占全市老年学员总数的83%。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调查报告指出:近年来老年教育重心逐步下移,城乡基层老年教育得到发展。在59711所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中,城乡基层(乡、镇、街、村、社区)办的老年学校为53937所,占办学总数的90%,在校老年学员为4266284人,占老年学员总数的62.9%。据江苏省苏州市的吴江区老年学校办学统计,区本级老年大学办学规模是1816人,而街镇居村的办学规模则是328316人,占参与老年学校总人数的95%。

综上可见,社区老年教育是整个老年教育的主体和基石,如果忽视或漠视社区老年教育,要使老年教育成为一项广覆盖、普惠性的教育事业,就是一句空话,一个空中楼阁,对那些拘守于老年大学一隅的围墙内办学者也是一剂良药。

(二)准确把握社区老年教育的特点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社区老年教育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

——充分考虑老年人身心状况及不同需求,体现草根化、生活化、多样化,快乐学习、享受生活的特点;

——充分发挥、挖掘地缘相近、邻里互动、深藏在教育学习背后的文化内涵,体现老年人回归社区、创造生活、建设精神家园的特点;

——充分调动、发挥社区底层老年人群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老年人广泛性、参与性、普惠性、公平性的特点;

——充分认识老年人群是一个差异性最大的群体,承认差异,包容差异,让社区老年人各安其位,各按步伐,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共存共荣,和谐美满。国际上将此称作“完全个性化的、有充分自由度的教育”。

三、充分认识社区老年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一)深刻理解社区老年教育的价值

社区老年教育的价值,是以老年人自身价值为本位并上升到教育工作的价值判断与价值认同。从总体上说,老年人群确实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而就老年人群而言,又要进行具体分析。一个人进入成年后期后,可分为准老年期(55~60岁)、低龄老年期(60~70岁)、中龄老年期(70~80岁)、高龄老年期(80岁以上),在不同年龄段,他们的体质、精力、智力不一样,所展示的价值和功能也不一样,实际上中低龄老年人群,他们还可以较好地发挥潜能,展其所长,服务社会。

走进社区,我们发现老年服务社会的活动随处可见,这种活动既是学习,又是服务,是老年人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实践学习和爱心奉献相结合的实践成果。老年人是一个家庭、特别是隔代教养的守护神,是维护社区综合治理的维护者,是社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好老师,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传统优秀文化、特色节庆文化、娱乐休闲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当然,还有一批老年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社会民生事业,辛勤付出贡献智慧。所以,老年人是社会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要善于发挥各种老年人的长处优势、潜力智力服务社区共建家园。

(二)充分肯定社区老年教育的功能

从管理工作的层面,社区老年教育还具有以下功能:

——有助于保障全体老年人教育学习权利,体现社会的包容与公平;

——有助于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区、精神家园建设;

——有助于践行全民终身教育学习理念,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有助于老年人快乐学习享受学习,以利实现教育终极目的;

——有助于老年人“再社会化”,促进积极老龄化及完善人生;

——有助于节约老年教育成本,促进老年教育效益最大化。

四、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途径和模式

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较快,各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好经验、好做法,初步形成了若干具有自身特点、适合社区老年教育学习需求的路径与模式。

(一)积极推进老年学校教育,形成社区老年学校教育模式

这是常规的老年教育模式,也是必须坚持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优点是教育学习特点鲜明,软硬件设施比较好,管理制度比较规范,教学质量比较高,文化氛围  比较浓厚,师生人际互动交往,深受老年人青睐,是老年人接受教育、参与学习的好去处。

(二)培育发展学习社团,形成社区团队学习模式

这也是深受居民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一种组织形式。和老年学校教育比较,学习社团更多地体现了从老年教育向老年学习的主体位移,有利于发挥老年人自主学习的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更能体现社区老年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学习优势。现在不少地方,老年学校社团与老年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形成了社区老年教育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三)推进数字学习,形成老年网络学习模式

在信息化急剧发展的推动下,不少地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老年远程教育,开设“网上幸福养老大课堂”,帮助老年人开展普及型的网上学习、休闲娱乐及互动交友活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和福建老年大学依托“福建终身教育在线”构建“福建老年学习网”分平台,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网络学习。温州城市大学则利用“一台电脑,一张卡,让老年人在家能上老年大学”,一年参与远程教育学习达10万人次。在有些地方,老年人还加入了移动学习的行列,手机微信、QQ聊天、网上讨论搞得有声有色,饶有兴趣。

(四)适应社区养老改革,创新社区养教结合新模式

以成都市锦江区为典型代表,该区为适应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托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养教结合、学养互为、乐龄乐活、快乐人生”的老年教育理念,实施“养教结合”终身学习工程,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开展教育志愿服务;利用信息智能,搭建教育服务直通车;开展“送教育、送文艺、送温暖”活动,做到养老服务站里“天天有课程、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座”,有效地满足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武汉江汉区积极探索养老机构办学模式,推行老年公寓办学,不断探索适合公寓老年人学习、健康、娱乐、活动的新路子,推行“三结合”办法,即课堂面授与卧床收听广播相结合;公寓职工文化娱乐与老年学校活动相结合;教学内容与老人关注“热点”需求相结合,深受知识老人的喜爱和欢迎。

五、关于社区老年教育体系架构

综观社区老年教育以上几方面的途径与模式,集中展示了目前社区老年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体系架构,这就是:以老年大学(学校)为骨干,以较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提高;依托老年学习社团,推进老年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成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基本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发展老年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社区老年教育新的生长点;依托养老托老机构,积极推进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融合发展,成为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形式。

这个体系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各个要素(子系统)仍然处在不断成长之中。以社区老年学校为例,老年学校虽有优势,但数量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甚至面临“一票难求”的困境。所以,这种机构化、围墙内的教育,暴露了传统学校教育的缺陷,只能为少数人提供参与教育学习的机会,和老年教育普惠性、公平性的本质特点和价值取向形成较大反差。故此,愈来愈多的老年学校实行开放式、社会化办学,例如上海市宝山区、成都市双流区、杭州市江干区、苏州市吴江区等一批区老年大学,和街镇老年学校、居村老年学习点,形成了一个区域内的老年教育体系,极大地扩大了老年教育覆盖面。天津市老年大学在一个市的范围内,实施章鱼式的社会化办学,一批学员回到街道、社区后,积极带动和帮助所在社区,广泛开展老年教育,扩大了老年教育覆盖面;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与朝阳社区学院,确定了网络教育活动对接、面授培训活动对接、科研展示活动对接,老年教育师资融合“三对接一融合”的联合办学思路,现在已经从朝阳区走向北京、面向全国,建立了二百多个办学点,实施远程开放办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化放大效应。

二是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也在发展变化中。老年学校教育和老年社团自主学习的结合,实体性学习和网络学习的结合,机构养老、社区托老和老年教育、老年学习的结合,相互联系、相互融通,优势互补,长短互补,全方位推进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是这个体系的整体架构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动态平衡之中。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区治理理念和实践创新的深化,随着区县市三级老年教育学习网络的普及,随着老年学校社团的蓬勃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体系必将日臻完善,进而形成系统化、综合性的整体效应,社区老年教育体系的社会效益必将进一步释放。

至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从老年教育的整体发展来看,社区老年教育是基础、基石,没有面广量大的社区老年教育的大发展,就没有整个老年教育的普及与普惠;而要发挥社区老年教育的基石作用,就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潜力在社区,创造活力在社区,发展希望也在社区,只有坚持重心向下,扎根社区,夯实基础,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使老年人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