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当前位置: > 救助服务 >
川老学协:“一带一路”、文化融通与老年教育
发布时间:2021-04-06 16:24 来源:川老学协 作者:刘韬 张泽林 浏览:

“一带一路”、文化融通与老年教育


四川老年大学  刘韬 
成都市锦江区老年大学  张泽林

“一带一路”是一项内容广泛的合作倡议,合作方涉及自上到下的一切层面。在民间和社会层面的合作,特别需要有共同的合作基础,相互理解正是这种基础的核心。对于民间合作而言,理解通常是建立在行为模式和思考模式一致性基础上的。而文化带来了人们行为模式和思考模式的。正因如此,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文化融通要求”这个命题。

对于“一带一路”的文化融通要求,我们可以确立一个总原则,即要立足于文化存在的实际情况,要从丝绸之路这个历史符号获得充分的启示,提出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融通方略,助力“一带一路”下的老年教育国际化发展。


图片

一、文化格局——欧亚大陆的多元文化
欧亚大陆(含附属岛屿)是中国所在的大陆,是古丝绸之路所在地,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心。发端于欧亚大陆的文化影响到了世界所有大洲。了解欧亚大陆的文化(和民族)的实际特征,有助于“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对其他大洲国家的交往上也具有最大的借鉴价值。
(一)欧亚大陆是世界主要文化发源地
当今各国人民广为传承和实践的主要文化,几乎都起源于欧亚大陆。这些主要文化起源时间都很早,不仅扩散到其他大洲,而且在欧亚大陆依然繁荣地存在着。
欧亚大陆诞生的四种主要文化为人们所熟悉:诞生于东亚的中华文化,诞生于南亚的印度文化,诞生于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文化和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文化。
中华文化诞生于中国,主要建立在公元前3世纪及更早时期的本土经典的基础之上,在历史发展上逐渐以儒为尊,使得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提倡仁义、贵和尚中和家族伦理本位。中华文化广泛影响到了东亚、东南亚和西伯利亚南部等地区。
印度文化诞生于南亚次大陆,“法”(Dharma)的思想——即存在一种隐藏在自然与人的世界背后的具有强大因果效力的非人格化的形而上的力量——是印度起源的各种哲学和宗教包含的共同要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度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佛教影响到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东南亚、中亚等广阔地区。传到中国的佛教也同中华文化产生了有机融合。
西方(欧洲)文化诞生于地中海东部,是古爱琴海地区理性哲学文化传统、古希伯来一神论文化传统和古亚平宁半岛的政治军事思想传统的一种融合体,在历史发展中辐射到全欧洲。11世纪因宗教分裂,形成了东正教(东欧)文化和西欧文化两种有一定差异的文化变体。随着科学革命、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发现等一系列历史事件,西方文化扩展到美洲、大洋洲、非洲、北亚、中亚等广阔地区。
伊斯兰文化起源于公元7世纪,以发端于古希伯来一神论文化传统的伊斯兰教为灵魂,在发展过程中也融合了多种民族的文化。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穆斯林商人在世界上的活动,伊斯兰文化扩展到西亚、北非、东非、南亚、东南亚、中亚直至中国西北部等广大区域。
当今欧亚大陆的所有国家,都可以纳入上述四种主要文化圈之一,但是要注意各主要文化圈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始终都有着纷繁复杂的细节,正是这种细节使得不同文化圈的人们(民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
上述四种文化起源时间早、起源于欧亚大陆本地,影响力大,这三个事实催生了欧亚大陆居民文化适应、文化自豪与故土情感相交织的一种复杂情感,我们对于这种情感要充分注意。
(二)欧亚大陆的文化-地域现象和人们的故土情感
同我们熟知的美洲“民族熔炉”现象不同。欧亚大陆给人最强烈的感受则是各民族保持自身独特性、传承自己的文化,同时又同其他同样独特又传承自身文化的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一种“文化-地域”分布模式。以英国做一个例子,英格兰13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内居住着5200万英格兰民族,苏格兰7.8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内居住着530万苏格兰民族。作为一个迁徙自由的国家,英国并未出现英格兰人大规模迁移到地广人稀的苏格兰土地的情况。相反,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英格兰移民和苏格兰移民完全混居,已经分不出彼此,形成“民族熔炉”。文化-地域现象在欧亚大陆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不论大小。
这种文化-地域现象反映了一种故土情感。和美洲不同,欧亚大陆一向被视为“原住民的大陆”,绝大多数民族在自己脚下的土地上少则生活数世纪,多则生活数千年,他们都强烈地认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自己脚下的土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自己的土地上以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为本位是理所当然的。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和文化方面的融合,有助于继续维持文化-地域分布格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上的移民国家(如美洲国家、澳新等)的移民政策也逐渐规范和细化,壁垒开始增多,其人民也逐渐体现出自己的民族性,逐渐呈现出文化-地域模式。以欧亚大陆的文化-地域模式为参照,可以更好的处理当今国与国、民间与民间的合作交流。


图片


二、历史启示:丝绸之路与和平互利的文化融通
美国科学家贾里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里研究了欧亚大陆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认为欧亚大陆作为一个巨大的整体,地大物博,有利于众多的人口分布到广泛区域,在各地生存发展中形成多种不同的文化;且欧亚大陆以东西向为主轴向,延伸出一条极长的气候/温度相似区域,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相互引进,促进了历史上的第一种贸易——农业贸易的尽早开展,并为其他贸易奠定了基础。所以丝绸之路也可以说是欧亚大陆地理优势的一个必然产物。
贸易同时伴随着文化交流,在历史上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方式非常多样,既有和平的,也有非和平的,既有相互融合的,也有相互排斥的。数千年来欧亚大陆复杂的族群交流模式造成了今日的文化-地域分布格局,也造就了不同民族在发展上的差异。
我们今天在推进“一带一路”各项事业乃至推进全世界的交流合作时,要鉴古知今,以当今世界时代潮流、以世界各国和古代智慧,指导今天的事业,把各项事业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底蕴上。“一带一路”借用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丝绸之路的商品交换、族群交流、文化融通为人类成功交往合作的借鉴,推动全球减少文化冲突、提振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这种“丝路精神”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和平互利的市场精神。丝绸之路上发生了多种人类活动,但我们强调丝绸之路,强调的是“贸易通道”:贸易是双方各取所需、互通有无的和平互利的活动,贸易活动是贯穿丝绸之路的始终,丰富和提高了沿线人民生活水平。远在大陆两端的中国和欧洲之间交流最能反映这一点。根据岳麓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的记载,中国的凿井、冶铁、造纸等技术传到了欧洲,欧洲的毛织品、玻璃制品、雕塑等传入了中国。在近代之前,中国从未远征欧洲,欧洲国家的军事力量也没有到达过中国。上述产品在对方疆域内出现,完全是需求驱动的贸易的结果。
(2)民族共存的包容精神。我们不否认,历史上出现了若干次强制性的文化融合和民族融合的事件,如公元前4世纪后期开始的希腊化时代,公元7世纪开始的阿拉伯帝国扩张等。今日的民族-地域分布格局也有这种融合的一部分“功劳”。但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交流带来的主要不是上面这种融合,而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交流和扩散。虽然为扩散这些商品,必然会有一些商人迁徙和旅居,这些商人在贸易中同居住地民族相互接触、了解,加深了不同民族间的人是和共生。
(3)接纳外来事物的开放精神。贸易的一个核心作用就是互通有无,这意味着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化圈里将出现以前没有的东西。丝绸之路贸易的广泛开展,能够促进沿线各国各族居民接受来自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对自己而言是“新生”的事物。由于丝路贸易的广泛开展,这些新生事物不仅包括农作物、衣物布料等物质产品,而且还包括许多精神产品,如中国引入了印度的佛教、罗马的雕塑、杂技、乐舞,以及引进相关生产技术等。我们不否认在贸易中也会出现排斥现象,但最终这些外来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还是收到了输入地民众的接纳和欢迎,这个过程培养了一种乐于接受外来事物的开放精神。

(4)中国影响力的发挥“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确立的过程,也是中国影响力获得确认的过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李希霍芬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对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考古学研究,确认了横贯整个欧亚大陆的商道一直延伸至了中国,并以中国特产的丝绸(桑蚕丝织品)命名,这段研究史鲜明地承认了中国在这项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上的影响力。后来对于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交流的叙述,也都在涉及中国的叙事下加以描述,如中国的丝绸、瓷器进入欧亚大陆其他地方,大陆其他地方的玻璃、雕塑、佛教、乐舞等进入中国等。今天,中国首先借用古丝绸之路的符号,在世界上首提“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发挥中国的影响力,带头倡导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明确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实践原则,坚持“五通”的合作重点,并正在深入细节,共商思想上合乎情理、实践上行得通的“一带一路”文化融通原则,受到了相关参与国的普遍欢迎。


图片



三、搭建桥梁:“一带一路”中文化融通的要求
“一带一路”中的文化融通要求,服务于搭建“一带一路”各项事业的交往平台,使双方在这个平台上获得利益,扩大视野,取长补短,加深互信。文化融通于对外交往,是一座桥梁;于参与交往的人员或团体,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体验的宝贵机会,没有理由在这些宝贵机会面前固步自封。老年教育要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中,为文化融通作出努力,就要着力培养具有文化知识素养,懂得尊重他人和其他民族文化,能够理性看待世界的老年群体,使文化融通助力老年教育事业国际化发展。
(一)“一带一路”中文化融通的基本原则
根据“一带一路”的基本精神,笔者拟从知、情、意、行四个方向提出“一带一路”中文化融通的基本原则。
1.知文化——培养世界文化知识素养是文化融通的基本前提
明确认识本国和他国的民族的文化基本特征,是人的整体知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了解一种文化的主要特征、分布范围、起源条件、历史发展、古今实践等多个方面,这些构成了一个人的“世界文化知识素养”。人们只有具备了世界文化知识素养,才能在对外交往时预判对方的行为模式,消除陌生感;理解任何一种文化实践或文化要素的来源和内在逻辑,消除诧异感;理解一种文化与各民族生活史和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的联系,消除抵触感。这样就减少了交往中的误判,增进了相互理解,为进一步的文化交流和融通创造了条件。
教育是培养世界文化知识素养的重要途径,老年教育也不例外。对于老年大学而言,课堂内外都可以成为培养世界文化知识素养的重要场所。这就提示老年教育工作者比照《国际老年大学宪章》提出的“老年大学设有各个学科的课程、会议及研讨会”的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引导学员获得起世界文化知识素养,使当代老人成为视野开阔的国际老人。
2.尊感情——坚持文化尊重和文化宽容是文化融通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的人民都倾向于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抱有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与故土感情相交织,从而产生出强烈的坚守文化的动力。人们不仅在自己的故土坚守传统文化,而且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亦常常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带到国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常常会有两种不同文化的思想行为模式的直接碰撞。因此文化尊重和文化宽容也应该是地球村居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应该成为老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不少老年大学不但开设了中国历史课程,还开设了世界历史课程,这些都有利于老年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文化融通。
文化尊重与宽容是一种行为准则,不管我们心里怎么想,都要把它体现到行为上。不仅我们到对方国家做客的时候要实践文化尊重与宽容,对方到我国做客时,或对方的文化介绍到我国时,我们也要实践文化尊重与宽容,给对方自由而充分的感受、理解和借鉴异域文化的机会。
3.明意识——以理性自觉的方式开拓文化融通路径
文化像万事万物一样,也在不停地变化和发展。关于文化融通,我们今天更加需要意识明确、清醒自觉加以开展,在世所公认的国际规范的指引下,以包括文化知识在内的各种相关知识为基础,理性地、有意识地去寻找文化融通的路径,既照顾人们的感情,又不固步自封、不过于激进,同时注重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
首先要注意到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感情的必然要求。民族传统文化是开展文化融通的土壤,它的诞生和持续存在都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地理和环境基础,在若干年的历史传承中已经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所习惯,也是人们在各种场合下的行为或反应模式的基础,包括接受新事物的基础。继承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感情的要求,也是在夯实文化融通的基础。
第二,要恰当处理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融通的关系,使文化融通方式符合当今现实,符合人心民意。建议可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理性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如果我们承认发展的原则,承认人的共性,承认历史性和偶然性对于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就必然承认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会同时存在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人的共性,符合人的审美的精华的部分,要着重发扬和展示;对于那些已经脱离历史和其他客观条件的文化方面,应当承认其不合时宜,并主动通过借鉴或创新的办法将其替代为符合当前现实的新文化。
(2)文化融通可遵循“对己宁严、对人宁宽”的准则。在文化交往时,不妨多以自省为主,对自己的文化去粗存精,使自己的文化适应现实、适应时代。而对于其他国家、民族或交往对象的文化,不妨多予以理解和宽容,照顾对方的文化感情。毕竟各民族都是自己文化的主人,保留与改进的责任都在其自身。如果我们自己做到去粗存精,在文化交往展示不断创新的风貌,自然就提升了自身文化的参考借鉴价值,有助于世界文化共同进步。
(3)以借鉴和创新为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式。借鉴不是简单地“拿来”,而是“拿来”之后又有适当改造,以匹配和融入文化的主体。创新既包括创造出当前所有文化都没有的一些新兴的文化形态,又包括对不同起源的文化形态进行一些有机融合。创新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思想的灵活度,增强文化的吸引力。
(4)对传统文化求理解,对新兴文化求更大的融合。传统文化因具有历史悠久性、民族性和国家性,使得本民族人们倾向于坚守,外民族人们倾向于旁观甚至排斥。因此在文化交往中,对于传统文化要以理解、尊重为主,要谅解不便,多加沟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对于新兴文化,特别是在诞生于当代的新兴文化,由于在诞生之初就借助发达的科技快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倾向于被视为不具有民族性。对于这样的新兴文化,我们完全可以一开始就追求让它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参与制定“游戏规则”,使新兴文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各族人民的方向发展。
4.择行动——在和平交流中展现中国胸怀
学习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续发展的动力,文化融通不仅是输出,也是吸纳。中华文化的延续,就在于中华民族的兼收并蓄和豁达包容。我们要让文化融通更加理性化、科学化、经常化,从而转化为实践成果。
“一带一路”对老年大学的国际化提出了新要求。目前,中国老年大学在校学员占全球老年大学在校学员的一半,中国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成果,得到了国际老年大学协会的充分肯定。老年大学可以作为一块新兴文化的试验田、通过文娱交流、出国游学等形式,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促进文化融通
(二)文化融通为中国老年教育参与“一带一路”创造条件
老年大学是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新生事物,诞生之后十年即在中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老年教育主要开展地为老年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形成了老年教育的法国模式、英国模式和中国模式等三种主要模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深入推进,老年教育走出中国,与世界各国广泛交流,对老年教育中国模式的介绍也将更加常态化。围绕老年教育而产生的各项文化都属于新兴文化,各种老年教育模式既有自身特色,还有全人类共同性的方面,容易搭建起国际交流平台。“一带一路”作为一种全方位交流的平台,是非常适合老年教育界参与其中的。广大老年教育人要看到文化融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主动遵循上述文化融通原则,广泛交往,博采众长,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老年教育中国智慧和中国胸怀,助力世界老年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